江苏高考新方案研讨 英语一年两考系误传
发布时间:2013-07-29 19:34:49 阅读量:
可能性较大的是:3+1+1门选测
英语仍计入总分,口语有望一年两考
2016年江苏高考方案到底会怎么改,目前网上流传的方案并不准确,本报在采访省教育厅相关人士时了解到,相关的调研还在进行中,尚无定论。据悉,7月26日,教育厅召开了一次针对高考方案怎么改的高校片座谈会,在本次座谈会上,教育厅明确表示,网上流传的“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英语只计算等级不计分”等说法是误传,目前实行尚不成熟,所谓的“英语一年两考”其实指的是口语而非笔试。至于两门选测科目是否成为主考科目计入总分,一门计入还是两门都计入,目前尚无定论,教育厅还将继续征求多方意见。
2016高考方案会是?
1. 2(每年两次的英语考试)+2(语文和数学两门主科)+N(副科)?
不可能
2. 3+1+1(主考科目由三门增至四门、选测科目由两门减少到一门)?
可能性较大
3. 3+2(取消选测等级,主考科目由4门直接增至5门)?
也有可能性
省教育厅回应
网传的“2+2+N”不确切 英语一年两考、只计算等级不计分是误传
最近网上关于江苏高考方案2016年将变革的消息流传甚多,其中“2+2+N”模式被认为最靠谱。
第一个“2”是指每年两次的英语考试;第二个“2”是指语文和数学两门主科;最后一个“N”是指其他统称为“副科”的科目,具体为,理科小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文科小综合是:历史、政治、地理。其中第一个“2”的英语科目将不再计分,而是改为等级。而“N”小综合则从等级改回计分,回归到2000—2001年高考方案中的小综合。不过,7月26日在省教育厅召开的高校片座谈会上,教育厅认为目前社会上对江苏省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的流传是不确切的,例如“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英语只计算等级不计分”等说法就是误传,所谓“考生每年可参加两次英语高考,选取成绩最高的一次作为高考成绩”指的是英语口试,而不是笔试。
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英语还是要作为考试科目计入总分的,实行英语高考一年两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目前时机还未成熟,不宜草率上马。
2016方案是对08方案的微调
3+1+1门选测还是3+2?目前尚无定论
同时,教育厅也表示,对于江苏将在2016年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基于08年方案大框架下的一些微调。不过目前究竟会怎么调,尚无明确定论。但对于社会争议较大的江苏现行高考方案中“三门主考中有两门是语言、不利于自然科学科技人才的培养”,已引起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因此改革方案也将围绕此而展开。
目前可能性比较大的一种方案是,主考科目由三门增至四门、选测科目由两门减少到一门:即在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考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一门主考科目,将原来选测科目中文科选测历史、理科选测物理改为主考,每门满分都是150分,四门总分为600分;原来的两门选测科目只保留一门,文科在政治、地理中选、理科在化学、生物中选(还有一种建议是这门选科可以在文理科四门中打通互选),录取时具体等级高低要求仍由高校制定。考试科目改为四门后总分增加,有利于拉开分数梯度、缓解往年投档时的分数扎堆的现象,有利于高校的专业分档与筛选。而这样设定主考科目,也减少了语言类在总分中所占比重,对于理科生而言,语文、外语两门主科在所考科目中所占比重已由原来的280:480即占总分中的58.3%降低到50.0%。
与会者还有一种建议:干脆取消选测等级,主考科目由四门直接增至五门,即在上述语、数、外、物理或历史四门主科的基础上,将余下的一门选测科目也改为主考,总分为750分,将分数、等级两个门槛合并为一个门槛,由分数说了算,这既符合社会认可度,也可杜绝因等级门槛所引发的分数与等级不匹配的录取矛盾。但这相当于重新走了“3+2”的回头路。
现行方案调查
现行方案重文轻理对女生而言更加有利
其实,早在08方案征求社会意见时,就遭到了来自多方的反对声音。反对原因集中在两点:一,语言类在总分中所占比重过大,尤其是外语权重过大,480的总分中外语120分,占到25%;二,与外语的权重增大相关联的是理化等科学类科目地位的下降。
有的广电新闻、英语专业班几乎成“公主班”
在08方案中,虽然物理化学作为选测科目,由高校提出等级要求,但不计入总分直接导致的是理科强的偏科学生很可能因总分不够而进不了档。尤其是那些对理工科要求高的高校。“这对我们的选拔不利,我们需要的是数学、物理两科优秀的考生,语文、英语略差没关系,但这样的学生很可能因总分偏低不能进档。”一所省外985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总分和等级成为两道门槛,但不匹配现象毕竟存在,“好在我们可以用自主招生来弥补不足。”
从08方案实施以来,一个明显现象是,江苏高校的“女生优势”越来越明显。扬子晚报在2012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曾做过一个高校新生性别比例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财经类、语言类等专业的生源女性化现象尤其严重,有的广电新闻、英语专业班几乎成了“公主班”,南师大去年江苏省录取的2630人新生中,男生数为800人,占30.4%。南财大去年在江苏省录取的4190名新生中,男生为1227人,占29.3%。两校的男女生比例基本上都是3:7。南师大21个人的广播电视新闻班,男生仅1个人。甚至连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专业有的已从80年代初期的“和尚班”向“半边天”转化。东南大学[微博]去年江苏籍考生中女生比例首次超过男生,南理工女生也增加了2个点,男女生比例达到55:45,河海大学去年男生数量接近60%,女生超过40%,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不仅如此,据省考试院有关方面内部统计:江苏省高考前一万名中的男生比例在2010年为59.08%,2011年下降至49.64%,2012年已下降至47.59%。
“男生危机”引起不少专家的关注
“男生危机”虽然已成一种普遍现象,但江苏的情况如此明显,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他们认为现行高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女生优势”。在2012年12月26日召开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全省基础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认为,决定高中生上哪所大学的是两门语言课和一门数学课的成绩,一些偏重理科的学生丧失了机会,“男生读理科的较多,在现行的模式下不占优势”。
作为经历了“3+2”、“3+小综合”、“3+大综合”、“3+1+1”、“08年方案”等历次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版本的见证人之一的南京财经大学[微博]招办邱宁老师,对江苏近年来愈加凸现的“男生危机”现象认为:此问题的根治须从解决当前教育考试与选拔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的弊端着手,在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江苏的高考制度、针对男生的特质而扬长避短以及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综合治理”才能见到成效。
还有专家建议
理化生权重应大于外语实验操作应计入总分
高考方案到底怎么调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财邱宁老师倾向于3+1+选测。“希望进一步改变高考学科文化统考中重文轻理的格局。建议在江苏高考语、数、外三门学科文化统考中增加一门学科,即将原选修测试科目(文科必选历史、理科必选物理)改为文化统考学科。若仍维持08年方案框架,局部仅作微调时,建议将原选修测试科目折算为具体的分数计入投档分,将等级与投档分这两个筛选门槛化合二为一,根治两者之间由于不匹配所致的招录矛盾。”此外,他认为要改变江苏“男生危机”现象,在高考方案上还要酌情考虑理科较文科难学的实况,让科学(理化生)的权重大于外语的权重,物理单科统考成绩大于120分,外语单科统考成绩酌情减少,并增加物理、化学、生物动手实验技能的操作考核,折合成一定比例以附加分的形式计算到文化统考总分中去,让自然科学得以合理强化,跳出过分倚重外语而弱化专业教育的怪圈,又提高了文化统考总分,减少了江苏所特有的高考分数密集的扎堆现象,还有利于高校拉开分数选拔优质生源。
邱老师建议:将本科高招平行志愿由3个院校志愿增加为5个,有利于降低考生“自由可投”的平行志愿落选状态,有利于增加考生进档的几率,从而使放在A院校志愿的“冲一冲”为“冲两冲”等。另外在省考试院门户网站上建议增加公布艺术类排名,提高艺术类填报志愿的透明度,并对普通类排名分数段情况能提前公布,且最好能细化为文理科一分段统计表,以减少填报志愿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并尽可能地延长第一阶段填报志愿的峰值时间,缓解届时考生看不过来、高校忙不过来的矛盾与状况。
不要怕走回头路“3+小综合”最为理想
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另一种声音,认为无论是“3+1+选测”还是“3+2”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08方案的矛盾,但还没有完全化解。“第一种方案,其实并没有完全消除等级与分数不匹配的问题,若一名学生四门分数考得再好,而完全有可能因为选修科的等级不理想,就与理想中的高校失之交臂,二是聚集效应,就是哪门选修科目容易得高等级,学生选得就越多,这与当初设计的学生知识多样化的初衷相背离。也就是说,这种方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08高考方案的内在矛盾,但并没有完全解决。”一位高校招生研究专家分析说,“第二种方案是干脆取消选测等级,这个方案的问题是,考试内容不一样,而在录取时却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科学性与公平性都没有得到体现。第二,若这种方案实行,考生肯定会一窝蜂地去选容易得高分的科目,毕竟在录取时分数是硬道理。某一门试卷的难度较大,选这门科目的学生就有种吃亏的心理,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这位专家认为,实行“3+小综合”是比较合理的一个选择,即理科为:语数外+物化生综合,文科是语数外+政史地综合。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体现出高校选材的科学与公平。“我们既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能害怕被说走回头路而放弃更好的选择,一切衡量的标准是科学与公平。”这位专家表示。
【2013年港大面试安排表】
【培训时间】
以上面试共20节课/期
【培训内容】
1. 自我介绍,小组讨论,面试模拟
2. 以历届港大真题及最新热门时事政治话题为蓝本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3. 面试技巧,思维能力的训练
4.TEAMWORK,想象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心理素质、领导能力的训练。
5.历届港大学子与你面对面分享他们港大面试的全过程及他们的成功经历。现在他们是港大学生大使,曾任港大学生面试官助理。
【培训须知】
1.每班严格控制在14人;
2.因报名名额有限,请提前预定;
3.如需上VIP一对一学员请提前预报,培训前一周不接受预定;
4.港大远程在线视频培训需提前预约。
【师资力量】
张老师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0年,浙江大学英语教育学硕士。港大面试首席讲师,经常参加港大高校学术交流研讨,历届辅导学员90%通过港大面试,上课方式灵活多样,善于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课堂讲解生动具体,耐心细致。擅长港大面试,出国面签培训,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译,托福,雅思等课程。
陈老师 从业7年,教育学硕士。港大面试首席讲师,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认真仔细,课堂气氛活跃,寓教于乐,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热情。带过的港大面试培训班有整班级90%学员录取港大。擅长教授港大面试课程,外企面试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外贸英语口语等课程。
王老师 从业7年,英语语言学硕士,港大面试首席培训师,面试经验丰富,浙江省最早从事港大面试培训行业之一教师。擅长港大面试,高级口译培训。
吴老师 从业8年,海外工作多年,英语专业学士,港大面试讲师,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擅长面试类课程及大学英语考级。
许老师 从业6年,丰富的口语教学经验,擅长面试类口语课程。港大面试远程教学。
【住宿安排】
1、外地学员可安排住宿,附近经济型快捷酒店:如家,汉庭,莫泰,布丁,星级酒店:星都宾馆,伊美大酒店。
2、酒店预订:如需预订酒店,请提前预付600元订房费,预定订房费开学当天可抵学费。
祝贺下列同学录取在香港高校就读:
1.郑同学 香港浸会大学 来自舟山
2.李同学 香港浸会大学 来自江西
3.陆同学 香港大学 来自杭州
4.郭同学 香港大学 来自湖南
5.吴同学 香港科大 来自安徽
6.谢同学 香港理工 来自杭州
7.张同学 香港理工 来自杭州
8.汪同学 香港大学 来自杭州
9.陆同学 香港理工 来自江苏
10.黄同学 香港大学 来自上海
因篇幅有限,以上仅为部分学员,他们来自杭二中,学军,杭高,及全国各地重点中学的莘莘学子,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港大梦想。
2008年6月,港校面试辅导课程,录取率达70%;辅导班学员获得大学高额奖学金!
2009年7月,辅导班举办的香港大学面试辅导课程,加分率达95%!录取率达90.3%;
2010年7月,辅导班举办的港校面试辅导课程,录取率达90.7%;部分同学获全额奖学金!
2011年7月,辅导的学员成功通过了港大,港科大,浸会大学等高等的面试。
2012年,辅导的港大自主招生学员加分率90%,高考后港大面试通过率85%
2013年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期待更好的结果!!!
优朗推荐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