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起大学城高职校全部启动"自招"模式
发布时间:2013-04-16 10:22:02 阅读量:
刚过去的周末,大学城的高职校很热闹。全省各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这里参加自主招生的复试。
如果顺利通过考核,他们将提前被高职校录取,不需要再参加高考。
2007年,江苏省有两所高职校试点自主招生,不再使用跟高考统一的试卷。这也是高考改革的一个信号——本科和高职招生进行不同定位。
6年过去了,高职校自主招生渐成气候,拥有“自招权”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2013年,全省范围内,可以单独招生的高职校一下扩容到26所。常州大学城的5所高职校,全部有了自主招生的资质。
面临生源萎缩的高职校,自主招生拓宽了招生门径
据了解,高职校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基本门槛是“小高考”科目4C1合格。
作为常州第一家探索自主招生的高职校,信息学院的自招始于2010年。第一年300个计划,并没有全部完成。经过几年的发展,2013年30个专业拿出了850个计划,吸引了4500人报考。
第三年自招的机电学院,2013年的录取比例也在1:3,像机械制造等热门专业,竞争更加激烈,达到1:4。
机电学院学工处处长鲁伟表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而招生计划相对稳定。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念本科越来越容易,高职校面临生源萎缩。而自主招生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职校的招生负担。
自主招生能招到一些“好学生”。来自泰州二中的考生马钰鑫,在联考中拿到了“2B1C”,高中阶段曾在“全国应用物理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小马说,自身优势在理科,算上语、数、外三门,也只能上本三。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所以选择念大专,将来再“专转本”。
轻工学院、工程学院、纺织学院2013年首次试水自主招生,从报考情况来看,不如另外两家火热,有的也没达到计划数。
几所学校的生源分布相似:苏北5市居多,徐州是生源大户,而苏南的考生较少。
信息学院2013年4000多名考生中,徐州考生有1600多人。
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有学校还推出“中学校长推荐制”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首次试点自招的高职校,必须参加省里组织的“语、数、外”联考,根据3门的成绩等级划定复试资格线。
各校的复试也是不尽相同。机电学院采取面试形式,一对五,即1名考生要和5名考官过招,内容涉及面很广,多让学生谈看法、做判断,基本不涉及专业知识,也没有标准答案。首次自招的轻工学院,则是机考,完成一张侧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试卷。
而招考相对成熟的信息学院,2012年起自主权进一步放大。学校自主命题,一张综合试卷,既包含文化知识,又有人文素质知识的考察。针对3类考生,学校给予免笔试、直接面试的“特权”,分别是“科技特长生”、“综合优秀生”、“中学校长推荐生”。学校招生办副主任吴云飞介绍,2013年这3类学生有100个计划,往后还要增加。
在本三和高职之间,一些考生选择了学门技术
常州本地考生很少。即使招到部分学生,也是来自溧阳、武进等地乡村学校。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常州人经济条件不错,在高职校与本三之间,家长考生更青睐于后者。而对于苏北、苏中考生而言,从上学负担这一点考虑,自招的吸引力更大。
鲁伟认为,提前自招模式最适合那些成绩接近本三、又想学技术的学生。“就以2012年来说,本三分数线是275分,而我们学校录取的最高分是303分。而接近本三的成绩,在提前单招中就能够选到一个比较理想的专业。”
在对考生的采访中,鲁伟的说法也得到印证。
朱春玲是来自启东东南中学的考生,这名女生报考的是模具专业。“我性格比较像男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而且我也不怕苦。”
也有“怕苦”的学生。扬州考生蔡同学,报考的是常州机电学院。他说,自身文化成绩不理想,凭高考裸分进机电学院还是有点悬。自招更吸引小蔡的是,能够提前两个月“解放”。
2013年春季香港大学面试培训班预定中。。。
如果顺利通过考核,他们将提前被高职校录取,不需要再参加高考。
2007年,江苏省有两所高职校试点自主招生,不再使用跟高考统一的试卷。这也是高考改革的一个信号——本科和高职招生进行不同定位。
6年过去了,高职校自主招生渐成气候,拥有“自招权”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2013年,全省范围内,可以单独招生的高职校一下扩容到26所。常州大学城的5所高职校,全部有了自主招生的资质。
面临生源萎缩的高职校,自主招生拓宽了招生门径
据了解,高职校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基本门槛是“小高考”科目4C1合格。
作为常州第一家探索自主招生的高职校,信息学院的自招始于2010年。第一年300个计划,并没有全部完成。经过几年的发展,2013年30个专业拿出了850个计划,吸引了4500人报考。
第三年自招的机电学院,2013年的录取比例也在1:3,像机械制造等热门专业,竞争更加激烈,达到1:4。
机电学院学工处处长鲁伟表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而招生计划相对稳定。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念本科越来越容易,高职校面临生源萎缩。而自主招生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职校的招生负担。
自主招生能招到一些“好学生”。来自泰州二中的考生马钰鑫,在联考中拿到了“2B1C”,高中阶段曾在“全国应用物理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小马说,自身优势在理科,算上语、数、外三门,也只能上本三。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所以选择念大专,将来再“专转本”。
轻工学院、工程学院、纺织学院2013年首次试水自主招生,从报考情况来看,不如另外两家火热,有的也没达到计划数。
几所学校的生源分布相似:苏北5市居多,徐州是生源大户,而苏南的考生较少。
信息学院2013年4000多名考生中,徐州考生有1600多人。
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有学校还推出“中学校长推荐制”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首次试点自招的高职校,必须参加省里组织的“语、数、外”联考,根据3门的成绩等级划定复试资格线。
各校的复试也是不尽相同。机电学院采取面试形式,一对五,即1名考生要和5名考官过招,内容涉及面很广,多让学生谈看法、做判断,基本不涉及专业知识,也没有标准答案。首次自招的轻工学院,则是机考,完成一张侧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试卷。
而招考相对成熟的信息学院,2012年起自主权进一步放大。学校自主命题,一张综合试卷,既包含文化知识,又有人文素质知识的考察。针对3类考生,学校给予免笔试、直接面试的“特权”,分别是“科技特长生”、“综合优秀生”、“中学校长推荐生”。学校招生办副主任吴云飞介绍,2013年这3类学生有100个计划,往后还要增加。
在本三和高职之间,一些考生选择了学门技术
常州本地考生很少。即使招到部分学生,也是来自溧阳、武进等地乡村学校。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常州人经济条件不错,在高职校与本三之间,家长考生更青睐于后者。而对于苏北、苏中考生而言,从上学负担这一点考虑,自招的吸引力更大。
鲁伟认为,提前自招模式最适合那些成绩接近本三、又想学技术的学生。“就以2012年来说,本三分数线是275分,而我们学校录取的最高分是303分。而接近本三的成绩,在提前单招中就能够选到一个比较理想的专业。”
在对考生的采访中,鲁伟的说法也得到印证。
朱春玲是来自启东东南中学的考生,这名女生报考的是模具专业。“我性格比较像男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而且我也不怕苦。”
也有“怕苦”的学生。扬州考生蔡同学,报考的是常州机电学院。他说,自身文化成绩不理想,凭高考裸分进机电学院还是有点悬。自招更吸引小蔡的是,能够提前两个月“解放”。
2013年春季香港大学面试培训班预定中。。。
【2013年港大面试安排表】
第一期:6月11,1,2,13,,14,15,16(半天班)
第二期:6月21-23号(具体以高考成绩出炉为准)
第三期:6月24号-26号
第三期:6月27-29号左右(初定,以通知为准,安排3天)
以上面试共15小时,3-7天左右时间
备注:1.每班8人左右;
2.因报名名额有限,请提前预定;
3.如需上VIP一对一学员请提前预报,培训前一周不接受预定;
4.港大远程在线培训需提前预约。
4.港大远程在线培训需提前预约。
【师资力量】
张老师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0年,浙江大学英语教育学硕士。港大面试首席讲师,经常参加港大高校学术交流研讨,历届辅导学员90%通过港大面试,上课方式灵活多样,善于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课堂讲解生动具体,耐心细致。擅长港大面试,出国面签培训,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译,托福,雅思等课程。
王老师 从业6年,教育学硕士。港大面试首席讲师,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认真仔细,课堂气氛活跃,寓教于乐,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热情。擅长教授港大面试课程,外企面试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外贸英语口语等课程。
陈老师 从业6年,英语语言学硕士,港大面试首席培训师,面试经验丰富,浙江省最早从事港大面试培训行业之一教师。擅长港大面试,高级口译培训。
吴老师 从业7年,海外工作多年,英语专业学士,港大面试讲师,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擅长面试类课程及大学英语考级。
许老师 从业5年,丰富的口语教学经验,擅长面试类口语课程。擅长港大面试远程教学。
许老师 从业5年,丰富的口语教学经验,擅长面试类口语课程。擅长港大面试远程教学。
历年部分香港高校面试真题:
1. 你曾经遇到什么困难?以后遇到困难将会怎么办?
2. 在香港读书和内地有何区别?
3. 如果我们香港大学最终录取你,你会选择科大还是北大/清华?为什么?
4. 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建了微软,你认为中途退学对个人的成功好不好?
5. 内地的教育体制与香港有什么不同?
2008年6月,辅导班举办的港校面试辅导课程,录取率达90%;辅导班学员获得大学高额奖学金!。
2009年7月,辅导班举办的香港大学面试辅导课程,加分率达95%!录取率达90.3%;
2010年7月,辅导班举办的港校面试辅导课程,录取率达90.7%;部分同学获全额奖学金!
2011年7月,辅导的学员成功通过了港大,港科大,浸会大学等高等的面试。
优朗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