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建设环保先行
发布时间:2012-12-13 16:44:30 阅读量:
在一年间,这片伶仃洋上远离陆地的深海海域,经过圆钢筒振沉、回填砂、海底地基处理等多种专业化施工后,伫立起一座长625米、最宽处达215米的人工岛,像一枚蚝贝镶嵌在伶仃洋上,每天有无数机器在上面轰隆运行,各种船舶在周边穿梭作业。
这便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东人工岛,由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建”)下属第三航务工程局(以下简称“三航局”)承担施工任务。三航局为此专门成立了港珠澳项目部,制定了落实人员、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建立了旨在实现“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HSE(健康、安全、环保)体系。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包含东西两个离岸人工岛,其中,东人工岛距离香港水域仅为366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时候,从东人工岛上能看见香港大屿山上的天坛大佛。香港对环境保护有严格要求,他们密切关注着东人工岛及周边海域的动向。三航局港珠澳项目部HSE体系总监黄超清楚地记得,“刚开工那会儿,一些香港民间环保组织就在大屿山上架起望远镜观察我们”。而据三航局港珠澳项目部计划员张奎回忆,在东人工岛建设初期,十几米长的塑料排水板插在工地上,被大风吹断,一部分落入海中,“有几片没捞上来,随着海水漂到香港,那边拍下照后,辗转找到我们要求处理。再小的杂质,他们也不会放过。”张奎说。
大桥建设,环保先行——三航局港珠澳项目部将污水处理、废油回收、垃圾收集这三方面作为环保抓手。
东人工岛上的房屋大多用集装箱改造,唯一一间砖头垒砌加水泥浇灌而成的房屋显得非常独树一帜,主要用来装载一台花费17.2万元进口的污水处理器。据三航局港珠澳项目部HSE体系主管奚伟伟介绍,地上的污水处理器通过管道和地下的污水池、过滤池和蓄水池相连。运作原理是污水池里的污水经分离设备将固体残渣物过滤后流入过滤池,过滤后的水再用生化膜设备消毒后流入蓄水池。“目前我们的污水量不大,处理完都存在蓄水池里,过段时间出水口修好了,检测合格的水会排入大海,以后也可能用来浇灌花草。”奚伟伟说。
关于废油回收,以三航局7号砂桩船为例,所有的废油包括食物残渣所含油脂都存放在污油仓里,每个废油仓容量为6立方,“差不多累计到5.6立方的时候,我们就会向海事局申请,要求专业回收单位过来回收。”三航局7号砂桩船轮机长沈春根说,“废油不多,从去年5月份到现在,收集了3.9立方,还没提过回收申请。”
垃圾收集工作相对于污水处理和废油回收来说较为便捷。无论是东人工岛还是施工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都是用运输船运送至营地码头,放在垃圾临时堆放处,定期有垃圾车来清理。
此外,东人工岛施工区域是中华白海豚活动和繁衍的中心水域,主要在噪音干扰、往来行驶船只碰撞、悬浮物扩散等方面对白海豚生存构成威胁。
针对噪音干扰,三航局港珠澳项目部特意聘请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对施工现场周围100米,海平面以下8米之内的海域进行立体式监控,通过比对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噪音数据变化,分析施工噪音可能对中华白海豚保护区造成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为确保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珠海市生物学会受项目部之托联合编写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中华白海豚保护培训教材》,对员工进行培训、取“观豚员证”上岗。交通船、运石船、定位船等所有参与施工的船只,都配备有一定数量持上岗证的观豚员。
除东人工岛之外,还有西人工岛,牛头岛,以及无数只服务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船舶,它们装配着污水处理器、会定期定量回收废油、安排持上岗证的观豚员按时观测白海豚——中交建的所有参建单位共同守护着这片蓝色海洋。